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
方 案
西安财经大学
2019年3月
前 言
建校67年来,西安财经大学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博学、明理、立诚、济世”的校训,立足陕西、服务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的办学实力及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近10年的努力奋斗,学校2018年成功更名为大学,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机遇,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全新起笔。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建设方案。
目 录
一 学校概况 4
二 建设思路 6
(一)指导思想 6
(二)总体要求 6
(三)建设目标 7
三 建设内容 10
(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10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7
(三)提升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水平 19
(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23
(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27
(六)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8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0
(八)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32
四 改革与治理 34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4
(二)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35
(三)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37
五 组织保障 39
(一)加强组织领导 39
(二)注重顶层设计 40
(三)加大经费保障 40
(四)夯实制度保障 41
(五)营造良好氛围 41
一 学校概况
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学校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雁塔、翠华校区毗邻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长安校区位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塬上,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经济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国家、省部级专家39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楷模等17人。
学校现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设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余名,本科留学生18名。
学校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近两届获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优秀教材6项,建设省级精品资源课36门(含慕课),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陕西省实践教育平台。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近五年学校在全国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97.03%,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超过90%。
学校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找准科研切入点,利用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9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7个校级科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拓展。近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先后有2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校建有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人员培训基地,为全国教育系统和国家统计行业培训了一大批统计业务工作骨干。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布拉德福德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30余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二 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目标,围绕提高质量,提高层次,改革引领、内涵发展、强化特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为关键,教学科研并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努力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要求
围绕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目标,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全面实施内涵建设为主题,按照“提升层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完善保障,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促进学校整体工作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
1.提升层次,优化结构。
着力提升办学层次,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快研究生教育步伐,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结构,以结构的优化带动办学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带动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深化改革,完善保障。
遵循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体系、分配激励机制、内部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坚持思路战略方案化、方案谋划项目化、项目实施具体化,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抓住工作重点和主要目标任务,夯实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基础。
3.提高质量,彰显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将提高质量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立足办学传统、自身条件和地域特点,坚持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策略,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有鲜明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有行业和区域竞争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办学特色。
(三)建设目标
1.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定位:以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门类为主,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优势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稳定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做大做强继续教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行业,辐射全国。
2.建设目标。
(1)近期(2020年)建设目标。
发挥优势、重点建设,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强化学科专业优势,健全完善创新制度体系,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在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3个一级学科稳居C+;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建成陕西省一流学科;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等12个省级一流专业通过审核验收。力争2个省级一流专业跻身国家级一流专业。
(2)中期(2030年)建设目标。
2025年前后,实现博士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突破,形成 “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30年前,应用经济学、统计学2个学科进入B档,3个学科保持或进入C+;5个以上学科建成陕西省一流学科,建成20个省级一流专业、5-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3)远期(2050年)建设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标志学校办学实力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主要办学指标居全国省属财经类高校前列,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三 建设内容
(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文件精神,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构建财经特色鲜明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创新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需求、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的理念,加强与社会用人部门更加紧密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对接专业认证和财经领域执业资格的相关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突出财经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形成融财经性、学术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相关部门与学校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
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推动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实现与国外高水平财经大学联合办学项目零的突破。选拔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2)加强专业建设。
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围绕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目标,加强专业条件和专业质量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一流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和专业定位。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一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确保2020年省级一流专业通过审核验收。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未来有更多的专业进入省级一流专业,优势特色专业跻身国家级一流专业。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规范,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符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培养方案。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加大专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专业认证评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认证评估,分期分批对现有专业进行认证评估。对照专业认证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入选国家级的“一流专业”,按照专业认证三级认证标准建设,力争通过专业认证三级认证;入选省级“一流专业”的专业,需通过专业认证二级认证;其他专业通过专业认证一级认证。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加强“金课”建设。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金课”建设与教材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省、校三级“金课”和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慕课建设,购置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确保每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和省级一流专业建成有“金课”和慕课,其他专业加强“金课”和慕课的培育。出版有国家规划教材,获得有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明确每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持育人功能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全覆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落实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模块化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确保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经管文法艺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力度,探索创新智慧化实验室建设。加强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引进或开发仿真模拟实训课程,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夏季短学期,扎实开展实践教学、社会调研、辅导学生学科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引进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广泛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践基地库的建设。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构建四层次创新教育体系。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发挥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学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大创新创业导师遴选力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培训,打造更多“双创”平台,争取国家级“双创”园区,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服务。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支撑,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力争2025年获取300项以上。国家级奖项逐年增加。广泛遴选优质孵化项目(团队),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和创业典型。
(5)强化教学质量监督保障。
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本科教学秩序。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注重对整改结果的检查和评价,并及时向相关方面反馈整改结果,保证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大教学质量年度考核结果在学院年度考核中的运用,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和分值,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6)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注重过程管理和成果培育,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研究,争取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级别和数量上有新突破。紧扣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契合国家和陕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思路措施,做好顶层设计,优先遴选围绕“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和综合改革等方面持续推进、重点建设的项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育教育教学成果。每届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其中一等奖以上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新突破。
2.推进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按照服务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加强理论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双导师制”,建立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及相应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2)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建立明确的学位论文质量审查标准,实施论文开题选题、中期汇报、预答辩、校内外专家盲审与评阅、答辩等全过程质量控制举措。建立省、校、院三级学位论文的抽检送审制度。学位论文质量控制重心前移,加强论文写作、文献、实验、方法等科研训练和专业实践训练。严把导师资格关,对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严重问题以及其他培养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依规严肃处理。
健全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制订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导师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定期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突出自我评估的诊断作用,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3)加强研究生管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责,修订完善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提高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200人,2025年达到2000人,2030年达到3000人。鼓励学生报考本校研究生,提高生源质量。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定、完善西安财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化教师育人为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引导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健全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运用到教师聘任、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2.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每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人才引培专项资金,加大引培力度,争取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到2020年超过30%,力争2025年前后超过45%、2035年超过70%。以学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基地为依托,通过实施合同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年薪制等形式,对高层次特需人才分级定薪,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问题。积极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和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使每个“一流学科”都有多个国家级人才,每个一级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省级人才。
3.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实施“校级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建设一支100名左右能够促进学校未来发展、成为各类人才称号后备人选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储备队伍。深入推进新进教师助教制度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制度改革,督促帮助激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切实提升教师博士化率。推行和完善特殊人才岗位聘用办法,推行低职高聘,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创造性开展研究工作。继续实施“雁塔学者”计划,培养一批在陕西乃至全国有影响中青年专家学者。进一步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校本培训中的作用,力争建设成为省级教师示范中心。
4.注重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章立制,实现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给予实验教师更多的进修培养机会,鼓励他们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进一步提高学历和专业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需求,积极引入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每年选拔一批实验人才骨干到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企业等行业一线进修、实训。学校通过岗位设置、职务晋升、聘任、分配倾斜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
5. 增强教师素质能力建设。
进一步拓宽渠道、完善配套政策,鼓励教师到专业相关单位或岗位交流挂职,支持教师前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修和深造,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丰富教师社会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三)提升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水平
1.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层次。
2019年,全面启动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申报基础工作,以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为拟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进行着力建设。围绕拟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在全校范围内整合资源,每个学科凝练确定3-5个研究方向,确定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带头人,加强学科梯队和平台建设,力争2025年前后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获批1个以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完善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巩固和优化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大力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布局。
鼓励和支持法、文、理、工等学科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突破,并彰显财经特色。促进法学与财经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有财经特色的法学学科,提升法学一级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发挥其对相关学科的渗透、提升及创新作用。
3.强化学科优势,打造一流学科。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组织实施好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等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相关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经济统计与企业管理研究方面形成学科高峰。确保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通过验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稳定在现有水平。争取短期内新增1-2个省级“一流学科”,未来1-2个学科建成全国一流学科,一批学科建成陕西省一流学科。
建好博士后流动站,把博士后流动站建成我校人才汇聚、科技创新、师资补充的重要基地。
4.培育新兴学科,增强服务能力。
着力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有较好基础或发展潜力的学科,努力将其建设成优势学科。
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以点带面,突出特色,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科学、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媒体、文化创意等新兴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积极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方向和新的学科增长点。
5.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能力水平。
强化一级学科发展理念,打破行政界限,建立有效的学科资源整合机制。完善学科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绩效。以省部级科研基地为依托,以重大学术问题为纽带,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不同单位学术人员的有机结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
6.加大培育力度,产出标志性成果。
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修订《西安财经大学科研业绩认定办法》《西安财经大学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等制度,加大对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使省部级奖、高水平科研论文等逐年稳步增长。
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前瞻谋划和培育,重点做好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三大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激励教师申报横向科研项目,大幅提高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力争2022年师均科研经费超过2万元。国家级项目数有较大幅度提升,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能有效支撑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要求。
7.加强平台建设,推进协同创新。
制定完善省部级科研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和目标任务考核评价机制,推进省部级研究基地与地方政府、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到2020年争取新增1-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对口服务“一带一路”、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产出具有重大价值的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报告。
8.推进团队建设,打造一流团队。
以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基地、“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为依托,实施“人才特区”建设,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确定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带头人,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按照“一流带头人、一流团队、一流项目、一流成果”的目标,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组织创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创新团队,使学科团队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9.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术规范。
健全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评价与激励制度,完善合作类与应用类研究成果的认定和评价办法。逐步推行“代表作”制度、同行专家评议等国际学术评价的通行做法,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营造更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
10. 注重“两刊”质量,提升学术影响。
增加知名专家约稿数量,进一步提升稿源质量,继续加大“统计理论与方法”“秦文化与经济”特色栏目建设力度,推动“两刊”特色建设和质量提升。分期推进《统计与信息论坛》的国际化建设。
(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以党建为龙头,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2.科学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使用,加强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素质拓展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加强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指导,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扎实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营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坚持一体化育人,切实抓好“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教学改革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严抓教风考风、“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化”、提高考研率、奖学金制度改革、评优树模等抓手,形成优良学风。力争2020年使考研率达到10%以上。
完善学业导师机制。引导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学术创新、学业辅导和社会实践项目导师。确保每年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班主任)比例不低于80%。
4.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开展就业指导人员系统培训活动,重点针对包括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在内的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形成“授课教师+课外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体系。强化课程实训环节,以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适应真实职场氛围,及时把握行业动态。
完善指导服务系统,实现课外指导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贯穿学生成长发展和规划求职全过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观念转变,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推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持续提升就业质量,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5.完善学生事务管理服务。
坚持人性服务、助推发展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学生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完善“奖、助、贷、勤、免、补”资助体系。完善日常管理服务体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完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倡导管理服务的人性关怀,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加强学生事务管理组织机构和信息化建设,增强管理服务能力。
6.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学生见习计划为载体,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项目推动,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覆盖面、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校团委与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加强协作,同时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机构合作,科学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形成学校、学院、团组织和社会协同配合的联动育人机制。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加强学生社团指导与服务。把握正确方向,积极扶持思想政治类社团,重点鼓励学术科技类社团,大力发展创新创业类社团,努力倡导志愿公益类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切实提高社团的创造性和工作水平。
(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1.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重点完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与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加大对实验教学急需且受益面广、利用率高的共享性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师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加大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丰富电子图书及权威数据库资源,重点保障人才培养和优势学科图书及数据库建设,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新兴学科图书及数据库,提高图书和数据库资源的学科覆盖面。推进图书馆智能化与特色馆藏建设,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加强高校馆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馆际互借服务意识和水平,努力满足师生图书资料的需求。
3.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光纤网络升级改造、云平台、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满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需要的智慧校园。
强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及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库等的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类在线资源的极大丰富。
不断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大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各类系统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自动交换和全面共享。
(六)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加强高端智库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推出一批“叫得响、用得上”的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推进“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智库建设,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研究中心,力争与国家统计局共建数据研发中心,产出一批高水平智库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积极服务行业发展需要。
认真规划和落实省部“共建项目”,紧紧围绕政府统计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面向统计前沿,面向统计需求,面向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的统计实践开展研究工作,更好地为行业服务。继续办好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
3.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支持。制定“学科专业扎根行动”计划,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的稳定合作, 积极参与行业、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4.进一步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工作。
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联系,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创新合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完善函授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函授站点建设,拓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进一步改善培训学员住宿和授课硬件环境,打造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名师资源库,强化模块化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定制服务,建立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收益,努力打造在行业和陕西具有一定影响的继续教育培训品牌。
5.强化校友服务工作。
完善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校友总会、各院(部)分会、各地校友会在内的校友工作立体网络。充分发挥校友会在校友与母校间的纽带作用和对在校生学习教育引导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校地、校企等合作领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大学双创园区。
坚持“资源整合、营造环境、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在翠华东校区建成具有现代服务业特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定位于西北高校最大的统计信息与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园区,集高端人才培养和培训、高端智库、“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会计税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一体,为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努力拓展学校的国际发展空间。
开展多模式、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巩固和拓展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加强与日、韩等亚洲国家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博士联合培养、互派项目、合作科研等多方位的合作,使国境(外)友好合作院校数能稳步增加。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的合作,争取申办1-2个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入优质境外教育资源,引进一批优质全英文授课课程,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2.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每年争取引进2-3名海外人才,柔性引进2名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每年支持各类教师公派访学、留学、研修不少于30人次,力争到2025年,有三个月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30%左右,大幅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3.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大学的合作关系,推进本科协议互派和研究生培养项目。学习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课程体系,增加有利于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以及本科生国际化专业建设,争取每个本科专业都有双语教学课程,每个“一流专业”保证有3-5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授课。设立学生出国(境)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出国(境)学习,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留学、游学、访学、短期交流、国际交换生计划、国际学术会议、海外实习以及假期文化交流与实践项目,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实现求学经历的国际化。
4.积极推进来华留学生培养。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教育国际市场,快速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建立健全学校来华留学生奖助学金体系,积极申请陕西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设立学校留学生奖学金,不断拓宽奖助学金来源渠道,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创新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
(八)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整合集约办学资源,优化校区布局。
统筹规划校区建设使用,进一步明确老校区办学功能定位。按照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对外培训和留学生教育的实际需求,对老校区部分建筑及水电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改造。充分利用各校区闲置资产增加资产性收益。
2.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完善校园监控报警系统,完善校园围墙设施建设。完善安全设施、校内道路交通标识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做好学校消防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防御火灾事故的能力。
3.推进人文校园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实现布局设计精美、人文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善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大校内外影响力、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社会文化、国际文化的互动,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
4.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和工作条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使广大师生员工切实享受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修缮青年教师公寓,全面开展老校区各类房产清查清退工作,为人才引进提供更多房源。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教师落户问题,缓解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适时启动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建设项目。推进长安校区综合门诊部建设,做好疾病、传染病预防、卫生保健、医疗服务等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着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特困学生帮扶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关爱残疾学生,保障学生权益,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形成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培育学生的浓厚氛围。
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降低校园基本运营成本,降低计划外用工风险。不断增强后勤服务高水平大学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意识和能力,打造绿色校园,做好校园水、电、暖、绿化的维护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四 改革与治理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管大局、把方向、做决策、保落实,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完善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体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决策水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等决策支持体系。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办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加强网络新媒体的监管和引导,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全覆盖、无盲区。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正确处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关系。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规范选人用人程序,打造适应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院级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党委听取纪委工作汇报制度。进一步强化纪委监督责任,支持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建设,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坚决防范重点领域廉洁风险,加强对师生的廉洁教育,探索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标本兼治。
(二)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在实施综合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并解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关键问题,实现重要领域改革的实质突破。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校、院两级教育教学责任体系,明确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强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特色,构建教学实验室、科学研究平台、校外高水平基地相融合的科教实践创新模式。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专业自查、课程审核等内部机制及专业认证与评估等机制。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进一步修订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建立分类评价、分类管理的职称评审制度,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协调机制,持续提高职工薪资待遇,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大学院(部)在人才引进、绩效分配、人员调配方面的自主权,增强学院(部)总体目标任务的考核管理,扩大学院(部)办学自主权。
3.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科研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的考核。构建开放式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与激励有关制度,完善创新创业利益分享机制。树立“大学科、大合作、大项目、大交叉”的观念,建设一批跨单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机构,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型研究机构组织和管理模式。
4.深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
积极筹资,广开财源,优化资金来源结构。争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生均拨款。以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大幅度提高纵向科研经费的拨款总量和横向科研经费的到账额。积极举办成人教育、各类培训进修班,特别是高层次培训班,筹措办学资金。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优势,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争取社会力量多方面支持,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进一步密切与校友的联系,不断取得校友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加强后勤集团等单位的经济核算和管理,为学校增加收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要求,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治理的价值传导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决策执行的效能,优化治理的评价及反馈机制,打造具有西安财经大学特色的治理结构和模式。
1.建立依法治校制度体系。
以更名大学为契机,研究制定学校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建设方案,修订完善《西安财经大学章程》,全面系统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能力建设。加强督查督办,保障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决策得到落实。
2.完善校院管理体制。
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推进简政放权,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统筹能力,尊重学院基于规划目标和办学实际的自主发展,探索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及多样化的治理模式。完善学院领导班子考评体系,深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学院发展成效考核激励机制建设。
3.健全学术治理架构。
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若干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项学术事务管理。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进一步落实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专门委员会章程。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科交叉和项目合作的新型学术组织,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
4.改进民主监督管理。
完善“双代会”代表的选举机制和办法,探索部门工作汇报和质询新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等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畅通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渠道。
完善学校情况通报会、民主恳谈会等形式,扩大党外人士知情明政范围和途径,鼓励支持党外人士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进学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等信息公开,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等在学校管理的监督作用。
五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全面统筹、规划和指导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研究决策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处理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领导小组下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
(2)制定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细化建设目标、主要措施、时间进度、资金需求、保障措施等。
(3)做好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学校成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监察小组。主要职责是:
(1)加强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的监督,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任务。
(2)定期检查高水平大学建设情况,推进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3)对于未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注重顶层设计
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分析学校实际,找准瓶颈问题,注重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愿景,确定实现路径。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凸显办学优势特色,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大经费保障
1.保障高水平大学建设。
制定方案和相关制度文件,办学经费优先保障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统筹安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生均拨款以及自筹经费,优化支出结构,逐年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
2.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采取有效方式,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加强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校企合作以及学校资产运营等多种方式,大力筹措办学经费。广泛吸纳校友捐助、社会捐赠,争取校友和社会各方支持,提高经费筹措能力。
3.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及项目论证,制定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要求的关键绩效指标,对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交流合作等进行绩效考核,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夯实制度保障
1.实施目标管理制度。
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和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对接,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注重实绩的原则,制定目标考核管理办法,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实现建设目标。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岗位聘任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构建各岗位聘任的考核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对教职工的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文件制度,健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大教学科研奖励和资助力度,建立完善奖励机制和考核评估制度,调动职工参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性。
4.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对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公开目标实现情况,接受上级部门、全体师生、校友和社会的多维监督,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五)营造良好氛围
1.建立专题网站、开辟校报专栏,开展系列讨论,大力营造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全校师生员工更新理念,让建设高水平大学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2.大力宣传和表彰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师生员工,激励师生员工充分发挥潜能和优势,营造全校上下一心、干事创业、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良好氛围。